团总支风采
当前位置: 首页>>团总支风采>>正文
团总支风采

数字文旅学院“乡野星芒”实践队开展“文韵传承践初心,红旅筑梦凉山行”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

2025年07月29日 11:52  点击:[]

为引导青年学子结合专业深入基层、传承红色基因与优秀传统文化,7月21日至27日,数字文旅学院“乡野星芒”实践队在2 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,一行11 人赴凉山州西昌市、冕宁县顺利开展“文韵传承践初心、红旅筑梦凉山行”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。





寻红色足迹,悟革命初心

“乡野星芒” 团队踏上追寻红色记忆的征程,先后走进礼州会议遗址和彝海结盟遗址——两处承载着红军长征重要历史节点的红色地标。在礼州会议遗址,队员们凝视着馆内珍藏的文物与泛黄的历史图片,细细梳理会议的历史脉络,深切感悟革命先辈在艰难困境中坚守信念的伟大精神。正是这场会议,明确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路线,更首次正式提出“长征”这一影响深远的历史概念。






随后,团队前往冕宁县彝海结盟遗址。88年前,这里曾见证刘伯承与小叶丹 “歃血为盟” 的震撼场景,为红军顺利穿越彝区铺就了坚实道路。队员们沿着红军当年的行军路线徒步前行,在崎岖蜿蜒的山路上,切身感受长征路上的艰辛与不易,更深刻体悟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。





红色童心,育时代新苗

抵达太和镇余堡幼儿园后,“乡野星芒” 实践队首先对15名当地学生进行了全面了解。考虑到孩子们年龄各异、对红色历史的认知程度参差不齐,实践队量身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:将红色历史与数字文旅专业特色相结合,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制作生动直观的PPT和动画视频,深入浅出地讲解刘伯承与小叶丹结盟的历史背景、过程及深远意义,让孩子们在趣味中领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,同时鼓励他们主动提问,队员们逐一耐心解答。





活动期间,队员们化身 “红色辅导员”——教孩子们折红色纸飞机、做五角星小风车,在彩绘涂鸦中融入国旗、红星等红色元素;带领孩子们学唱《东方红》《映山红》等经典红歌,用悠扬旋律传递革命情怀;还为孩子们送上精心准备的文具礼盒,寄托 “好好学习、传承红色基因” 的殷切期望。此外,实践队特别设计了 “小小红色讲解员” 系统培训,从讲解技巧打磨到历史知识补充,再到模拟场景实战演练,手把手指导孩子们从 “听故事的人” 成长为 “讲故事的人”。经过培训,孩子们的讲解水平显著提升,并纷纷结合自身理解生动讲述红色历史故事。





寻红色印记,传革命精神

除实地参观学习外,团队还积极开展深度调研与走访工作。队员们与当地老人促膝长谈,挖掘红色故事中鲜为人知的细节;走访村镇文化站,收集整理当地红色文化传承现状的第一手资料,系统分析传承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。为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厚重历史,团队精心策划并录制了2个研学讲解视频,以“实景 + 动画 + 讲解”的形式,生动展现礼州会议遗址和彝海结盟遗址的历史内涵与时代价值。





此次社会实践以“传承红色文化、调研红色革命遗址”为核心,“乡野星芒” 团队用多元行动诠释青年担当:走进幼儿园开设红色课堂,让红色基因浸润童心;踏上先辈战斗过的土地,在史料与遗址间追寻革命印记,于礼州会议旧址聆听历史回响,在彝海之畔感悟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。每一步走访都是与峥嵘岁月的隔空对话,每一次调研都是对初心使命的深刻回望,每一堂课堂、每一个视频都是红色文化传播的创新尝试。队员们以脚步丈量红色土地,用行动传承革命精神,在实践中深化对“红色基因代代传”的认知,让青年学子在红色洗礼中坚定理想信念,在文化传承中彰显责任担当,为红色故事续写新时代的青春篇章。

拟稿:郑宇 尹珩 审核:朱春全


关闭